2024上海游

对上海一直有美好的记忆。虽然第一次到上海已经是2010年的世博会期间。记忆已经非常的稀薄,但是还是可以记得那时的中国馆(现中华艺术宫)、日本馆里本田拉小提琴的机器人,和排大队的痛苦经历…

这次来上海,也算是做足功课,毕竟要为同行的女士创造良好的游玩经历,所以找了些好吃的好玩的,也是第一次下定决心写写东西,于是就有了本文。如果能帮到各位,那就再好不过了。

Day1 到达、散步

1号上午从杭州东站惊险的踩点坐上前往虹桥站的高铁,到了之后就是中餐时间,住在古北SOHO,于是便就近找到了旁边高岛屋楼上的无敌家。

一九年在日本旅游时便已经听闻无敌家的大名,想着能开到中国来一定不赖,便点了一碗普通的酱油味拉面。叉烧肉很大一块,选了软面,还能免费加,溏心蛋也不错,评价是一碗拉面应有的样子,评价四星半。

顺带一提,关于住的地方和选择,我每次出门都会优先选择位置好的全季和亚朵,也不是因为这两家性价比有多高或者体验有多好,纯粹是因为感觉它们还是我感觉中能被叫做酒店的酒店,选择省心,品控也还可以。现在很多所谓的酒店,感觉并不能被叫做酒店,应该有的服务和卫生环境完全没有。

古北SOHO

下午便前往浦东。浦东的天际线十多年来变化真的很大,多了上海中心,东方明珠旁还多出来一栋此前没有印象的白色方块楼。一查才知道,是21年才开放的浦东美术馆。同行人恰好是美术专业的,于是便大胆班门弄斧一回。。(票是真的贵,一百多一人……)

2010年7月
2023年5月

印象最深的展品有三件:固定展览「引力剧场」、戈雅的某幅画、达达的龙虾电话。对于我这种俗人,能听闻过戈雅和达达也就仅限于从久远的中小学美术课、流行文化引用、还有信息流的随机推送了。戈雅:Tenet里男女主搭上线的工具画;龙虾电话当然从周董的歌中才听闻。这辈子第一次近距离观察油画,笔触可以说是分毫毕现。

我对美术的理解实在有限,不过,我想,做出来的东西能让人“wow”一声,也就不错了,是吧?

此前想着,怎么也得看看浦东的夜景,但是晚间外滩的人流量想都不敢想象,人一多我呼吸就困难。但是上海中心/金茂/东方明珠的观景台门票也太贵,平均两三百元一人,两人就是四五百块,属实没有必要。后来看着小红书上的评论,可以转换一下思路,去上海柏悦的餐厅不就行了?一看,柏悦的餐厅,人均也不贵,出片也好看,就决定去上海柏悦了,住是住不起的,吃个饭还是可以的。来拍照的人似乎也不少。

晚上回去的路上经过静安寺站,于是决定上去看看。前日Apple静安开业,可谓是排场给足。五一的客流也是一点不少。这家Retail给我的感觉相当好,空间充足,楼层挑高富余,高低有致,和城市景观的融合极其和谐。后来查询Retail的序号,R678,立项看来挺早,厚积薄发,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。来之前在Apple长沙和店员攀谈,聊到Vision Pro,都觉得国行Vision的体验也只能在静安和三里屯这种大店才会有了。

对称

Day 2 人生旋转木马

上海杜比剧场

今日的行程只有二,第一是上海杜比剧场。一直认为大屏杜比影院的观感比绝大多数IMAX激光要好,不过,由于杜比和万达谈崩,这几年国内的杜比影院关了一大把。长沙的杜比作为华中首家也没能幸免,惨遭Cinity化,以后想要看到杜比只能往省外跑。很早就听闻上海有全球仅几家的杜比剧场,去年还看到了电影节千人观影的视频。想着怎么也要看看,于是很早就买到了杜比剧场的哈尔的移动城堡的票。

选座问题在买票的时候困扰了我一会儿。前排可能太近,可能得仰头看,后排因为过道设计,不居中。于是先买了八排中间的票。一坐到座位上就后悔了:必须得仰着头看!所幸人不多,于是趁放映前赶紧转场到十二排没人的位置。虽然后排的座位不居中,但是因为屏幕大,观看体验没有打折扣。来上海杜比剧场,买十一、十二、十三排尽量靠中的位置,观影体验就很可以了。

接下来评价一下观影。杜比的音响效果我一直放心,尽管杜比剧场占地面积比影院大多了,效果依旧很好。剧中,火车经过,苏菲的皮鞋的走路声,声音精确,指向特别明显。由于是老电影,没有很多的HDR效果,对比度没有体验到。色彩也很鲜艳。观影体验比在家中电视上放蓝光和流媒体播放有明显的差别,观影体验很不错。唯一的败笔是,熄灯前,广告太久,放了快二十分钟,熄灯后居然还在杜比的演示片后面插了几条最近电影的预告?不过这可能是影院的运营问题,也侧面反映出杜比对院线的管理不严,维护问题在网上也是有目共睹,就不提了。

Suntory

尽管网上三得利的酒的评价较差,我仍然对三得利的酒品有很大的兴趣。上海有了一家三得利的酒吧,还附一个评价不错的日料餐馆,一直让我心水。两个人出来旅游就是好啊(挺胸),一个人出来旅游的话,吃饭的选择空间就小很多。

预定了靠窗的座位,落地窗外南京西路的夜景很养眼。来了之后咨询服务员,吃饭完还想坐在酒吧的吧台位置,欣赏一下调酒师小姐的工作,服务员很客气的确定刚好还剩两个座位,留给了我们。

餐的部分几笔带过,除了日料店标准的寿司,石锅饭外,印象很深的有二:一个是日式的豆腐汤,里面的豆腐非常滑嫩,还有黑芝麻打在里面,有点苦又有点回甘,另外就是餐后甜点,玉子布丁,实际上就是蛋壳里面装了布丁,不过上的时候服务员拿出響,喷了一点,入口有日威的香气,吃下去,布丁的味道也很浓郁。这两道菜有些创意,印象比较好。

酒品当然是重点。餐前酒选了Houji Tea,茶香和角瓶的搭配很好,茶香突出,就是日式煎茶的味道。女同志选了Shanghai Juipe,不过听她说口味一般般。饭后移步到吧台位,开了心心念念的響花鸟风月,不过感觉和无印的響没啥区别((,

当天店内的门面日高さん也在,和网上说的一样,人很好,也乐于用日式英语和我们交流,小饼干和水果投喂也没停过。

又点了两杯cocktail,命名方法简单粗暴,就是No.1/2/3…点了果味较多的No.1给女同志,这次得到好评了;给我自己点了No.4,酒单上的茉莉花味引起了我的兴趣,结果被日高san提醒:ちょど強い,呆胶布?我强颜欢笑答呆胶布。结果一入口,真是十分的強い……因为基酒是美威Maker’s Mark的原因。但是忍住,几口搞定,得到了日高さん的小小肯定,呵,虚荣心起来了。。

看着满墙的酒真是一种享受,心里也有点飘飘然了,看到墙上有一瓶店内特供的山崎,副调酒师主动给我拿下来,先纯饮几滴,好香好香……做了Highball,也是几口喝完。闻着不像无年份的,主动询问,答曰虽然没标,但是平均在16-25年……心中一震,账单肯定要起飞了,结账一看果然,一杯320(笑)。

几杯小酒,走路回去还是不成问题,评价是还想再来的地方。

Day3 睡太晚

中午才起。

经过讨论,想去正牌回转寿司看一眼,徐家汇启动。徐家汇站里确实好多粥的广,是为什么呢?

“寿司在坐新干线
捨て猫彼女-だにまる
后排太差

静安走马观花

战战

下午在Blue Bottle稍微坐一下。卡布奇诺发挥稳定,比香港IFC的那家口味好。试着点了一杯咖啡叶子的气泡水,酸酸甜甜的口味。

朝鲜高丽馆

晚饭也是心念已久的朝鲜饭,在古北的朝鲜高丽馆,当然是将军直营。也算是给邪恶独裁事业添砖加瓦了,我有罪。

菜没什么好说的,原生态朝鲜菜式。但是松茸真的很好吃,第一个上,只记得,什么蘑菇,这么香?我吃吃吃,然后忘记拍照。结账一看,399,点的还是大份,不是例上,得有二十来片,但是真的太好吃。活了这么久吃过的最好吃的蘑菇。烤肉、泡菜发挥也很不错。不过,名字起的很大气的神仙炉倒是没什么味。

80s装修风格
比较失望,没啥味
建议改名恩情啤酒
就这一百一瓶???

表演环节倒是很出乎意料。我原本以为还是会有几首含金量的曲子,结果一首也无,选曲大多是华语乐坛十年前的流行歌曲。居然还唱了海阔天空,粤语学的也不错。阿里郎当然不能落下。虽然店里贴了不准拍照的贴纸,不过表演时间大家都拿起手机,没有被阻止。服务员又唱又跳太热情了,给我整社恐了。。

很有意思的细节:歌舞环节中会给女宾和寿星每人发一个花圈发夹,不过结束后又收走了,不能说小气,节约这个也没有必要吧。

结账环节,两人1000+。将军的Maybach又能多跑几公里。

Day4 闪击

十点才起。今天就是最后一天了。。

闪击南京东

十号线直达南京东。百联久闻大名,里面的人是真的多。Aniplex开业没几天,排队被带到消防楼梯里面排队,从二楼排到五楼。问staff一号开业的人流如何,staff苦笑答曰:排到楼顶上去了,两三个小时打底。

除了Aniplex、烏丸屋、Animate,Hpoi之外,其他的国产店我没有太大的兴趣。

啊这个好可爱啊
王某聪同款电视?但是现场看确实很震撼

闪击新天地

临走前还是去新天地周边转转。新天地是我觉得国内数一数二的商圈。没有太高的楼,和周边社区的融合也相当好。

一眼顶真鉴定为假
哈尔滨食品厂蝴蝶酥,好吃,其他糕点也很好吃
等杯两小时但是是我喝过最好喝的奶茶

上海还是很有活力的城市(废话),有太多好吃的好玩的。留下了很多美妙的回忆,希望以后能多来。现在我做还是一个能定居在此的梦吧。

In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